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
来源: 时间:2014-07-17 14:51:58
一、套筒类零件的分类、功用和结构特点
机器零件中套筒类零件应用很广泛,按其结构待点可分为整体式和剖分式两大类。例如:支承旋转轴的各种形式的轴承,夹具上的导向套,内燃机上的汽缸以及液压系统中的油缸等,还有一般用途的套筒类零件。
机器中的套筒类零件的功用主要起支承或导向作用。作为旋转轴轴颈支承时,在工作中承受径向、轴向载荷,并将其传给机架。用作油缸或缸套时,则主要起导向作用。由于套简类零件的功用不同,其结构、尺寸有很大的区别,但结构上仍有共同的特点: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旋转面;零件端面和轴线有较高的垂直度要求;零件壁的厚度较薄易变形;零件的长度一般大干直径等。
二、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
套简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外圆,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内孔
内孔是套简零件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主要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刀具或活塞相配合。内孔直径的尺寸公差等级一般为IT7,精密铀套有时取IT6,油缸由于与其相配合的活塞上有密封圈,要求可低些,一般取IT9。
内孔的形状精度,应控制在孔尺寸公差以内,对于某些精密套的内孔,其形状公差应控制在孔公差的1/2~1/3内,对于长套简零件,除对孔有圆度和圆柱度要求外,还应对孔轴线有垂直度要求。
为保证零件的功用和提高耐磨性,内孔表面粗糙度Ra值为3.2~0.2µm,有的要求更高,其值为0.05µm。
2.外圆表面
外因表面一般是套筒类零件本身的支承表面,常以过盈配合同箱体或机架上的孔相连接。外径尺寸公差等级通常为IT7~IT6;形状精度控制在外径公差以内;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0.8µm。
3.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
当内孔的最终加工是将套简装入机座后进行时,套简件内外因之间的同轴度要求较低;当套简的内孔最终加工是在装配前完成时则要求较高,其公差值一般为0.01~0.05mm。
4.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
套筒的端面如工作中承受轴向载荷,或虽然不承受载荷但加工中是作为定位面时,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公差值一般为0.01~0.05mm。
三、套简类零件的材科、毛坯及热处理
套筒类零件所用的材料一般是碳质量分数Wc为0.2%~0.45%的碳京结构钢,少数用合金钢、铸铁、青铜或铝合金等材料。对于有些轴套和轴瓦,根据用途不同可采用双金属结构,即用离心铸造法在钢或铸铁套的内壁上浇铸巴氏合金等轴承合金材料,这样既节省了贵重的有色金属,又能提高轴承的寿命。
套简类零件的毛坯制造方式选择与其材料、结构、尺寸及生产批量等因素有关。从结构尺寸上分析,孔径小于20mm的套简件,一般选择热轧或冷拉棒料,也可以用实心铸件。当孔径较大时,常采用带孔的铸件、锻件或无缝钢管,缸体的毛坯件常用ZG270-500铸钢或锻件与锻焊件,少数用合金钢锻件,如40CrSi等,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薄壁铀瓦也可以用双金属板料弯曲而成。
大多数套商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都需热处理,目的在于消除内应力及改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前或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则需要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进行调质处理,以改善金属组织提高零件力学性能,对于由厚钢板弯曲焊接而成的套筒件毛坯则更须在粗加工之前之后两次进行稳定性回火,以充分消除内应力,防止精加工后继续变形。
本文章属富井机械手公司:http://www.china-robot.com/所有,欢迎关注更多关于富井机械手配件信息资讯。
联系人:彭俊升先生 (市场经理)
电 话: 86-0769-87552210
移动电话: 13826969037
传 真: 86-0769-87553277
邮 箱: webmaster@china-rob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