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厂家深感机械工业创新与挑战并存
来源: 时间:2014-07-17 14:51:52
可以说,自主创新是机械工业十年快速发展中最大的亮点。近十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机械工业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和成套能力;通过对一大批重点骨干机械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
十年前,国外品牌把控了大片的中国机械市场,而今,我国机械工业科技创新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1000吨以上履带吊、1000吨全路面起重机、5200吨米塔机、510马力推土机、46吨叉车、直径11.22米泥水平衡盾构机、7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机组、6兆瓦风电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20兆瓦级电驱压缩机组、第三代核电蒸发器支撑、高铁建设成套设备、混合动力挖掘机以及大型旋挖钻、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产品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很好地满足了国内建设的需要。
数据显示,"十五”时期机械装备自给率平均为77%,2007年已超过80%,2009年受多种因素推动上升到85%。机械工业对全国工业新增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22.29%。其中,装机的风电设备国产比例由2004年的10%一举跃升至2010年的90%;火电厂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比重从2006年的29.42%提高到2010年的52.18%,逐步成为发电设备的主导产品。
产品的创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投入。从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2004年我国机械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600.83亿元,2008年增至1753.62亿元,四年翻了近三倍,为机械工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在这十年间共评选表彰优秀创新成果近3000项。
除了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建设也在十年间持续推进。截至2011年,我国共批准建设行业工程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172家,其中工程中心87家、重点实验室85家;现已通过验收挂牌运行的95家;建设经费总投入约63.4亿元,新增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4100余台套。其中2011年新建行业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家。这些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改善机械工业科技研发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大意义。
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工业体系相比,我国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相当多的新产品、新技术仍然离不开寻求国外合作伙伴,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不足以承担起支撑全行业技术升级、建成机械强国的重任;基础性研究乏力、基础工艺、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近年来,核心基础元器件、大型铸锻件和自动化装置发展虽有显著进展,但与主机与成套装置的发展相比仍显滞后,不少关键配套件受制于人,大型、精密、高效装备依赖进口;自主品牌培育仍须加强,用户认知度还需提高。此外,目前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机械工业自身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有些甚至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进一步积累并趋于尖锐。
面临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变化,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随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陆续出台,以及十八大的召开,我们相信,中国机械工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不久的将来,机械工业将真正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